三山岛桔子红了

秋末初冬的江南,不似是春光胜似春光,这美丽的景色中就有满树丰收的橘子红红的,或黄橙橙的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阳光下艳丽的橘子惹人爱。自古以来洞庭东西两山包括三山岛就是橘子的盛产地,唐宋以来关于描写江南橘子的诗词不计其数。如唐朝的皮日休写的:个个和枝叶捧鲜,彩凝犹带洞庭烟,不为韩嫣金丸重,直是周王玉果圆。宋朝苏轼的诗: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,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2002年播出的25集描写清代江南小镇家庭伦理的电视剧,取名就叫<橘子红了>,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,也说明当时橘子就是洞庭山的特产记载到诗书里,流传到现在。

历史上橘子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富裕程度,一直是百姓贫富的象征。解放初期评家庭成分,就是看家里橘树的多少,田地多橘树最多的可评地主,富农,稍多的就是中农,没有橘树的是贫农或下中农.后来山区农村走上集体化道路,搞发展也就发展橘树,现在的东山白沙,陆巷,丰圻,当时叫和平一大队,和平二大队,和平三大队.他们在洞庭公社中最富,也是因为橘树最多.开公社三级干部大会,参观生产也就是看哪个大队橘树管得好。当时的橘子品种是以早红、料红品种为主,再加自福建引入的福橘。早红、料红(三山岛民叫紫橘)这两个品种都是东山地区的品种。早红因此也叫洞庭红,以直是东山地区出口到香港的主要拳头产品。

六二年开始实行队为基础,公社、大队、生产队,三级所有。三山岛真正的发展橘树就是那时开始的,各生产队到吴江的梅堰,庙港去购橘苗,品种也不断更换。原来只有红皮橘,后来黄皮橘子也多起来。黄皮的有麻黄皮、黄岩本地早橘,后者因个大、味甜品种好,东山叫洞庭蜜橘,西山叫西山大橘。三山岛也常和浙江黄岩果研所交流管理经验,接受新品种。

包产到户后橘子发展又进入了新时代,集体时期种下的树木长大了,产量成倍增长,计划经济也变了市场经济。东山的红橘黄皮都不被看好,传入日本后经过改良的温州蜜橘又传回中国,成了热门货,因为这些橘子没核。主要有宫川、兴井、尾张等六大品系种。农民们只能再嫁接换种,这样的更新品种一个周期至少十年。虽然经过多年辛苦品种变好了,但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真理,东西多了什么都不行,农民靠果树已难以维持家境。进入二零一零年后东西山橘子树以被枇杷所替代。留在地里的树木也是自生自灭。
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岸花明又一村。今年市场上橘子价格又开始复苏了,地里留下的橘树不单是果农的经济价值和江南深秋美丽的风景,更给我们留下了一颗信心。梯子是个大家伙,采收橘子也是高危作业,采摘桔子需特别注意安全。作者:潘荣如,摄影:潘惠忠
三山岛农家乐可加微信:18934591348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