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山岛农家乐旅游6年暴增10倍 去年游客35万人次

生态环境好,是苏州人引以自豪的标签,对于大部分苏州人来说,太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,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。本周五(7.29)下午,苏州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党支部的书记吴惠生、村委会主任姚洪一同登上竹排,他们将深入环岛湿地,查看生态树木的受灾情况。由于前一段时间的连续降雨,太湖水位持续上涨,三山岛环岛湿地的不少树木遭遇湖水浸泡,部分堤岸出现损坏现象。在吴惠生看来,这片湿地对于三山岛乃至整个太湖,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

吴惠生告诉记者,十多年前,当地村民并没有意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,过度围网养殖以及村民生活污水随意排入太湖,直到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,三山岛被蓝藻包围,村民们才第一次有了危机感。痛定思痛。蓝藻事件之后,三山岛开始逐步拆除周边的围网。2009年开始,在吴中区政府的帮助下,三山岛人工恢复了3000多亩的环岛湿地,环境大为改善。然而,这么大面积的湿地,每年的维护成本相当高,对于村级经济来说,显得有些吃力。2013年,三山村被市政府列为湿地保护村。按照生态补偿机制,每年可获得财政80万元的经济补偿,用于湿地修复、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。

苏州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委会主任姚洪告诉记者,湿地修复之前,岛上一年游客才两三万。湿地保护后,去年游客已经突破了35万人次。三山岛湿地旅游也带动了岛上的农副业、餐饮业的发展。苏州三山岛农家乐,最近几年随着游客增多,农家乐的收入也是不停往上涨,他告诉记者,现在自己的农家乐一年能收入五六十万元。
三山岛的变化,是苏州通过生态补偿机制,促进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。据统计,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六年来,苏州平均每年恢复湿地面积达1万亩。作为重要的人工湿地,水稻田对城市的生态支撑也不可或缺。2010年开始,苏州对水稻田也予以生态补偿。未来,苏州还将进一步优化生态补偿制度,使得保护生态环境的地区不吃亏,破坏环境的地区受惩罚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建立生态补偿机制,并进行立法规范,是苏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。期待这些政策不断完善,推动全社会形成一种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意识。
三山岛农家乐可加微信:18934591348

相关阅读